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家园共育 | 重视亲子阅读
发布时间:2023-09-27 16:33

案例

今天是周六,图书馆里有不少带着孩子来看书、买书的家长。在幼儿读物区,有两位熟识的妈妈火热地聊了起来。

 

图图妈妈疑惑地说:“我给孩子买了很多精品读物但他回到家碰都不碰,把书塞他怀里,他立马扔开。这孩子现在就这么不爱看书,真是愁死我了,难不成我还能替他读?”

 

小雪妈妈听完苦笑道:“你总不能奢望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就能看懂你买的书吧,不是要你替他读,是要和他一起读。

 

说到一起读这事,我也愁啊,我平时倒是会陪孩子一起看书,刚开始她还挺感兴趣的,但没过多久就坐不住了,东张西望的,我不停提醒她坐好、看着书上的字,每次都搞到我生气,她自己也不开心。

 

前天我说要陪她一起看书,她撇着嘴扭头就走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


解析

因为不识字的限制,2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通过听家长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阅读,看到带有图片的书时能简单地命名、描述;2-3岁的孩子已经习得一些阅读概念;3一6岁的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就可以正式地阅读,说出完整的故事。

 

对于学前儿童,他们认识的字词很少,注意持续时间短,大多数都还不具备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家长的依赖性强。

 

因此,最适合学前儿童的阅读方式是分享互动式的亲子阅读,就是指在轻松、愉悦、亲密的氛围中,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围绕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分享。

 

经过早期的良好亲子阅读,孩子可以逐渐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思维也会更敏捷,学习兴趣更浓厚,这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案例中的两位妈妈都很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愿意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有所投人,但图图妈妈却忽略了孩子现阶段的发展限制了自主阅读这一问题。

 

所以家长除了舍得给孩子买书之外,更需要花时间、精力协助孩子读,并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家长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孩子从刚开始的听故事过渡到能自己读懂故事,在共同阅读的参与程度逐步提高,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教指导

亲子阅读究竟怎么读呢?相信有不少家长也花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但结果为什么反而引起孩子的抗拒呢?以下介绍几个亲子阅读中的小妙招。

 

1.选对书

根据学前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这个阶段孩子阅读的图书。

 

除了主动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外,家长也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去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2.认识书

和孩子真正开启阅读之旅的第一步是认识这本书。家长要先和孩子一同翻看书的封面和封底上的图案,用手指着书名的位置,与孩子一起从这里的图片、文字联想这本书将会开启什么样的旅程,是温馨的还是探险的?是关于友情还是关于亲情的?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翻看目录,例如在阅读《安徒生童话》前,家长可以和孩子浏览每章的标题,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正式阅读之前可以利用这些标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问问孩子:“你最想读的是哪一章?”“你想象中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子的?”

 

3.采取多种方法阅读

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点画讲解”或者“点读文字”的阅读方式,也可以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点画讲解”是指先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片想表达的内容,家长再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还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想象图片之外的场景。

 

“点读文字”则是需要家长先逐字点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注意汉字的字形,还可以让孩子根据上下文说出故事中一些不常见的词语的含义。

 

一定要注意的是,亲子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能提前教会孩子认字,而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设置停顿,向孩子提一些相关问题,如:“你觉得接下来丑小鸭会做些什么?”“你猜猜百姓们会说自己能看到皇帝的新装吗?”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故事猜测后面可能会发生的情节。

 

家长还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是皇帝,会怎么对待那个说实话的小男孩呢?”借此培养孩子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将亲子阅读作为开展亲子沟通的契机

亲子阅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也是开展亲子沟通的良好契机,是亲子间输出和交流价值观的好时机。

 

家长可以借助故事的情节,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也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孩子进行讨论。

 

例如,在一同阅读完《愚公移山》后,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愚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 为什么呢?”

 

“这个故事是不是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要不畏艰辛、持之以恒?”类似的对话,可以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同时帮助孩子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