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妈妈很担心,想尽办法做既好看又美味、又健康的饭菜,只要看到孩子愿意吃,妈妈心里就高兴。有时候,乐乐还想玩耍,不想上桌吃饭妈妈就分出饭菜端到孩子面前,一边喂她吃,一边让她玩。有时候,乐乐上餐桌吃饭,没有看到自己的小碗,便大声说道:“我喜欢粉色的碗,我的碗呢?!”这时候,妈妈赶忙把粉色的小碗拿过来。
乐乐上幼儿园以后,回家告诉妈妈:“老师说了,在家里要自己吃饭。”妈妈听了很高兴:“乐乐现在是大宝宝了,要自己吃饭了,真棒!” 看着孩子自己吃饭,弄得满嘴的油腻和饭菜渣,妈妈一边乐得合不拢嘴,一边拿纸巾帮孩子擦嘴。慢慢地,乐乐每次在家吃饭弄得满嘴油腻不舒服的时候,便对着妈妈说:“嘴!嘴!我的嘴!〞妈妈便赶忙拿纸帮乐乐擦干净。
独立性是儿童重要的心理品质,独立性的发展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与其未来创造性的发展密切相关。独立性也称自主性,是指在没有外界指导和要求的情况下,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和执行这些行为,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幼儿阶段,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来看,2岁之前需注重培养饮食、排便的独立和自理,3-4岁要培养幼儿自己穿戴衣帽和鞋袜、自己收拾整理玩具等的习惯,4-5岁要注重幼儿情感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发展较好的孩子,其父母往往是把鼓励、支持和适当的要求与限制相结合,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自己处理问题,同时能按照外部要求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一般而言,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在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方面,培养孩子从最初学会自己吃饭、排便,自己刷牙、洗手、洗脸,到自己收拾玩具、物品,自己穿衣裤、 穿鞋等,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孩子一开始很难养成习惯,也缺乏做事情的技巧,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并逐渐从中抽身出来。
无论是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都应鼓励孩子从小参与家庭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一位妈妈交给4岁的儿子一项任务,让他负责每日餐前为家人摆好筷子,孩子从做这件事中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家庭生活的参与感。
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困难,在同伴交往中遇到矛盾、冲突时,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做,但不要为孩子代言,要让孩子自己面对,亲自处理。在孩子出现悲伤、沮丧等负面情绪时,父母要给孩子温暖的陪伴,在帮助孩子消解负面情绪以后,引导孩子自己处理问题。
来源丨人民教育出版社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图片来源丨网络
文章排版丨胡承锋
文章审核丨侯丽萍、刘广球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是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管,在广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由热心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媒体公益人士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受全社会监管的社会组织。本会注册资金3 0 万元,由广州高新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专注于推进广州市家庭教育工作。
♥愿景: 致力于家庭和顺、学校和美、社区和谐。
♥使命: 通过搭建家庭、学校、社区多方沟通的平台,普及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打造和谐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工作原则: 实事求是、创新、可复制、宜推广、参与式(1 5 字方针)。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公众号 入会申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