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让孩子的学业减负不减质,实现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天,我将从有效学习、刻意练习和理性评价孩子的学习效果三个维度来和家长们探讨“提质增效”的方法和背后的原理。
我们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是指你非常熟练的领域,训练这个区域里的内容,对你的知识水平提升毫无帮助。
学习区是指你一知半解的领域,也是我们学生会,但是做不对;做对了,又拿不了满分,存在知识缺漏的知识板块的部分,在这个区域的练习可以让你实现持续的进步。
恐慌区又称挑战区,是指那些超出你理解范围的区域,以你现在的知识积累,很难在这个区域取得哪怕是非常微小的进步。
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扩大自己的学习区,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把外圈的恐慌区变成自己的学习区。由此可见,有效的针对性刻意练习应该发生在学习区,当你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后,原本超出你能力范围的恐慌区就变成了你的学习区,通过持续的刻意练习,你就可以不断的进步。
每个人的学习区不一样,所以找到自己的学习区很重要。如果一直呆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做自己熟练会做的题目,等于原地踏步,无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反之,跨越学习区进入恐慌区也是一样,如刚刚步入初中或高中的同学直接去做中考或高考题也不会有很大的收获。
基于对学习的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了解,我们就知道有效学习应该发生在孩子的学习区。对于学生而言,针对其学习区的作业就是他应该进行刻意练习的“有效作业”,而不是那些舒适区的重复机械练习。
因此,家长在翻阅孩子的作业时,学习关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否基于孩子的学情,作业难度是否与孩子的学习区相吻合,即是不是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的难度。由于每个孩子的学习区有个性化的差异,即便老师在布置时对作业难度进行了预估,也难免出现与孩子个人实际不匹配的情况。如果家长发现作业难度确实超出孩子目前的理解范围,家长可以向老师说明实情,请老师进行个性化诊断,分出必做题和选做题,依据孩子实际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取舍,保证孩子把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放在自己的学习区进行刻意练习。
另外特别想提醒家长和学生的就是作业类型。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觉得要动笔写的作业才是作业,不用动笔的比方说一说、讲一讲,复习、看书、阅读这些不是作业。其实真正学会看书、阅读需要激发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作业的有效性也体现在思维的深度上。但是由于有些学生对非笔头作业的不重视,就造成了老师必须要布置笔头作业来把学生捆绑在这个学科上,这也是造成现在作业多的一个原因。所以建议家长从低年级开始,笔头和非笔头作业都要重视,学会看书和深度思考。
有效学习和刻意练习属于学习过程。作为家长,你一定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效果,接下来我就谈一谈家长如何理性地分析和看待孩子的成绩。
孩子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测试都不错,期中、期末大考不理想?
1. 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测验覆盖的知识点较少,而期中、期末大考涵盖半个到一个学期的内容,一道题中融合多个知识点,对学生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2. 缺乏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碰到难题不愿意独立思考,直接问老师或同学,久而久之,对外界的提示就会产生依赖,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
1. 强化综合运用试题训练。
2. 练习“非指示学习”,即在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启迪的情况下,自问自答独立地完成审题和答题的全过程。
孩子的学科知识板块掌握得不全面,存在学科短板。如果测试内容恰好是孩子很擅长的内容,则成绩优异,反之,成绩不理想。
找出测试成绩不佳的试卷,进行详细的试卷分析,找出失分多的知识板块和薄弱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刻意训练。不要随意归因为“粗心“。
我们在评估孩子成绩的进步幅度时,往往采用进步绝对值的方式,即简单地把这次考试的名词与上一次相减得出一个数值。实际上这个评价方式是不全面,体现在没有考虑到进步的难度。
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进步率”的概念,计算方法:进步率=(上次考试名次-本次考试名次)/上次考试名次,下面通过一个例子给大家讲解(如下图所示)。
来源丨播撒爱的种子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管理员QQ:371189395)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是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管,在广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由热心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媒体公益人士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受全社会监管的社会组织。本会注册资金3 0 万元,由广州高新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专注于推进广州市家庭教育工作。
♥愿景: 致力于家庭和顺、学校和美、社区和谐。
♥使命: 通过搭建家庭、学校、社区多方沟通的平台,普及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打造和谐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工作原则: 实事求是、创新、可复制、宜推广、参与式(1 5 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