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国妇联等14部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2023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为团结动员广大儿童工作者,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各项工作,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助力广大儿童度过一个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的快乐假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7月9日上午11时,由广州市妇联、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广州市区融媒云平台“新花城”APP、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广州广播电视台“花城+”APP联合承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家长学校”系列直播(57)—— “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广州2023暑期儿童关爱服务系列活动之“儿童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开播。
活动邀请到国际急救员培训导师、少年急救官项目全国导师柯伟霞,国际急救培训导师赖森媚来到现场,通过互动、体验式的授课方式给线上的家长和同学们上一堂安全教育课程。
“如果暑假外出发生外伤出血时该怎么做呢?”“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怎么办?”“烧烫伤了该怎么办?”直播现场,来自华阳小学的孩子们十分踊跃与讲课老师互动,询问假期常见安全问题。
柯伟霞一一回答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如果外伤出血了,记得及时用小纱块或者干净的毛巾进行按压止血。如果出血量不大,按压伤口3~5分钟即可,止血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之后去医院处理伤口,避免伤口发炎;如果出血量大,我们除了进行上述操作外,还要在伤口的近心端10厘米处上止血带,同时,尽快去医院。如果烧烫伤了,可以马上在流动自来水下冲洗伤口降温,最好在15分钟以上,或者伤口不再疼痛为止;如果烧烫伤面积较大的,可以用保鲜膜外敷保护伤口,同时尽快就医,不要轻易撕下或脱下伤口周围的衣服,避免烧伤皮肤撕脱;也切忌使用烧烫伤乳膏,容易隔绝受伤部位散热。”柯伟霞介绍道。
进入暑假后,对于孩子而言自然少不了户外活动,今年各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不少市民朋友因为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中暑的症状。孩子们自然也对于中暑的症状以及预防有所疑问。
现场柯伟霞分享了中暑预防的相关知识,“人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等症状,属于先兆中暑。这时候,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的环境,通风降温,补充冷的电解质饮料就能缓解症状;轻度中暑就是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升高到38摄氏度以上,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数个小时内可恢复;重度中暑包括了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就是在轻度中暑的前提下,出现了四肢肌肉的抽搐,这是因为体内丢失大量盐分;热衰竭就相对严重了,会出现了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眩晕、判断力下降等症状;最严重的是热射病,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以上,人会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没及时救治的话,容易出现多器官衰竭,致死率高达30%~70%。所以,一旦发现得了热射病,除了上述的降温措施外,要立即马上送院治疗。”
随着暑假来临,天气渐渐变热,人们更倾向于前往游泳池、海滩、江河等地玩水纳凉。直播现场,柯伟霞分享了暑期防溺安全知识。
“我们要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不擅自下水施救。
在这里特别提醒,各位小朋友,发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柯伟霞介绍道。
“家里谁最可能晕倒?”“人工呼吸能不做吗?”除了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以外,柯伟霞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自救互救日常技能。柯伟霞表示,数据显示:8岁以上的孩子,通过学习,就具备救人的能力,所以让孩子们学习专业的、系统的急救技能,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心肺复苏技能。直播现场,柯伟霞与赖森媚一起,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的各种要点。“胸外按压的技巧,就是要按得足够深,按得足够快,胸廓足够回弹,按压中断不超10秒。”柯伟霞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