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5个孩子情绪管理案例,爸爸妈妈不要错过!
发布时间:2021-08-23 10:22

父母总是期待,想要把孩子打造成一个最优秀的人。想要孩子在未来能够胜出,能够拥有一个好的明天。那么面对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各种各样的状况,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以下5个情绪案例,或许可以帮助到你~
 

图片

 

 

01

 

果果2岁8个月,刚上幼儿园。她非常喜欢幼儿园, 老师也挺不错。

但是最近老师反应说:“ 果果什么都好,就是一句都说不得,刚说一句,还没批评呢,她立刻就哇哇大哭!”自尊心这么强,以后怎么办呢?

 

2岁多的孩子都是这样:不希望别人说她不好,听到不好,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把难受的感觉表达出来。其实任何人被批评时,都会难受,只不过成人有更多表达方式,比较容易恢复而已。
 
而2岁多的孩子拥有的表达方式很少,哭,通常就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重要的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被批评当然会难过。”
 
然后告诉孩子:“老师这样说你的时候,她说的是一件事,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常常这样对孩子讲,她就能明白。
 
另外,妈妈平常在对孩子说话时也要注意,不能说:“你这个人真笨、真懒惰、真差劲。”
 
措辞要针对事情,而不是人。

 

图片

 

 

02

 

女儿一遇到任何挫折都会哭鼻子。比如和小朋友合奏曲子时,她没有跟上节奏就会有特别强烈的挫败感。我该怎么帮助她才好?

 

 
把这当成一个机会教导她:当她遇到挫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不赞成没完没了地安慰孩子,跟她说“没关系”。
 
因为,有时候安慰会减轻孩子的挫折感,而当挫折感不是来自于道德上的对错时,就应该让孩子学会面对和接受生命里的不如意,比如别人不喜欢他,或者他做得不如别人好。
 
简单的安慰之后,直接告诉孩子失败后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因为她总要学习如何面对挫折。
 
比如当某个小朋友做得比她好时,让她观察这个小朋友好在哪里?她是怎样做到的?
 
父母千万不要指望让孩子回避竞争,也不要教导孩子别去和别人竞争,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都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竞争。
 
当然,如果爸爸妈妈在自己面对挫败和竞争时,示范好的处理方式,那么这对孩子会是最好的教导。

图片

 

 

03

 

悠悠平时难免会因为调皮受到我的批评。

以前批评他,他会生气地扔东西以发泄他的不舒服,但是扔东西的结果就是导致我更多的批评,所以现在他改成在自己手背上狠狠咬一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这种发泄情绪的方式让我觉得很心疼,也很苦恼。可是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受一点批评是不可能的。我应该如何帮助悠悠排解受批评以后难过的情绪?
 
如果孩子的表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说明妈妈的批评过头了。孩子伤害自己已经是一种偏差行为,而这种行为表明孩子内部的情绪过满,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这十之八九不是因为孩子过度脆弱,而是妈妈的态度过了头,自己却毫无察觉。
 
所以,现在妈妈要做的不是想办法让孩子学习承受情绪,而是反省自己在批评孩子时,声音和语气里有没有过大的力量?声音能量过大,语气过于强硬都会引起孩子的过度反应。
 
试试改变自己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看能不能好一点!如果温和客气的教导对孩子不管用,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办法,比如,孩子不肯收拾东西,我们就不同意他出门玩,直到他完成分内的事情。
 
即使当孩子犯了很大的错,我们需要用认真、严肃的态度讲尖锐的话时,我们也要用身体和孩子做连接,比如靠近他,用手握着他的手或肩膀,告诉他:“你刚才那样做,妈妈觉得错得太离谱。”
 
这样,孩子比较容易听进去教导,因为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自己只是被批评,而不是被拒绝。“妈妈的批评不代表妈妈不爱我、不要我”,恐惧也会因此减少。另外,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当我们想让孩子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时,那就在孩子收拾好东西的时候表扬他:“你自己收拾了,真好。”或者“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放回了原位,我很高兴。”
 

 

图片

 

 

04

 

有一天我出门上班,走得比较着急,没太照顾到女儿的情绪。

后来听家里的老人说,女儿在家哭了好久,一直喊“找妈妈”。等我下班回到家,她早已没事了,我还是不太放心,睡觉前问了问她:“今天不是哭了?妈妈走时没抱抱你,是不是委屈了?”我想知道,这样做过头吗?我对孩子的情绪的关注是不是有些过头?

 

 
妈妈的做法是可以的。至于有没有必要,那要看妈妈和孩子两个人的需求。比如这个过程当中,起码妈妈心里已经有了不踏实,想跟女儿聊聊,那么就可以聊。
 
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孩子学习,他们是最自然地在做沟通。面对情绪,当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消化或者从中学点儿什么,那么就让它自然过去,不必讲出来。当他觉得自己处理不了,则自然会表达出来。
 
所以,在妈妈这里,是不是每件有关孩子情绪的事情,都需要过后更好地处理一下?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提出,但我们总觉得心里有个事,不踏实,那么就去主动找孩子。我们和孩子一样,是自由的。
 
 
至于对孩子情绪的关注有没有过头?只要跟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可以做到尽量温和,尽量不用过于激烈的情绪和言辞,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有时候孩子会说:“妈妈,别再说了!”或者当我们因为害怕、焦虑对孩子“过好”,做得“过多”时,孩子会觉得很辛苦,并用表情告诉我们,比如皱眉头、不耐烦、听不下去、避开话题……
 
只是我们很多人根本没在观察孩子的反应,只是一味地跟着我们的头脑,即使孩子说“别说了”,我们还是停不下来,非说不可。
 

图片

 

 

05

 

3岁的男孩。如果我发现他尿急的样子,提醒他,他根本不理会甚至会发脾气。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忍住不提醒他,他会真的尿在裤子上,并会因此发更大的脾气!这是为什么?我到底该怎么做?

 

 

他可以发脾气,但是他冷静下来之后,妈妈还是要告诉他:“下次有感觉,要记得去厕所。”

 

两三岁的孩子正是最执拗的时候,他很想自主,讨厌别人主动来帮忙,除非他自己提出要别人帮忙。

 

而且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控制大小便是他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一项成就,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搞定,所以一旦搞砸了,比如尿在裤子上,他会很挫败、很不高兴。

 

 

图片

 

话说回来,情绪管理,孩子要学习,大人也要学习。始终记住,大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图片
 

 

图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请分享给更多人吧~

 

来源丨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管理员QQ:371189395)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
权威家庭教育资讯发布、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会员服务等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是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管,在广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由热心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媒体公益人士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受全社会监管的社会组织。本会注册资金3 0 万元,由广州高新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专注于推进广州市家庭教育工作。

♥愿景: 致力于家庭和顺、学校和美、社区和谐。

♥使命: 通过搭建家庭、学校、社区多方沟通的平台,普及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打造和谐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工作原则: 实事求是、创新、可复制、宜推广、参与式(1 5 字方针)。

图片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图片
 
 
图片
 
 
      公众号          入会申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