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爱顶嘴吗?
这个问题,相信能扎到不少父母的心。但爱顶嘴的孩子,绝不是少有的个例,而是大多数孩子都会有的行为。
最近一档综艺,叫《放学后》,里面一位妈妈就吐槽道:
父亲说一句,孩子就回怼一句,这像不像你家孩子顶嘴时的样子?也难怪有的父母急起来,甚至想“武力镇压”,毕竟这放谁身上估计都得火冒三丈,血压飙升。
但是怒吼、动手,都只是暂时“管”住了孩子,治标不治本,顶嘴的问题终归还是要解决。
那么孩子“爱顶嘴”这件事情到底是小事还是大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爱顶嘴,是因为叛逆,这其实有些片面,而孩子顶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我意识的体现
顶嘴,实际上就是“唱反调”,还在“唱反调”的背后,是孩子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晨妈之前说过,孩子从3岁起,其实就开始有自我意识,比如:有时候你让他穿某件衣服,他偏要穿另一件;你想周末带他去公园,他偏要去游乐场。
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们都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所以会强硬地要求孩子照自己的想法做,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就会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
✦维护自尊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孩子那么小,哪懂什么自尊?
的确,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对“自尊”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解释,但如果自尊受到侵犯,他们一定能感受到。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下面这些话:
“你看看你,教那么多遍还不会,都是坐在同一个教室,为什么别人一遍就会了?”
“看看你朋友XX,做作业从来不要妈妈操心,就你,放学回来就知道玩!”
所以有时候,孩子顶嘴不一定是非要跟你对着干,而是觉得自己的自尊正在被冒犯,顶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孩子顶嘴时,往往处于反感、不耐烦、激愤抗拒的情绪当中。
如果家长硬碰硬,只会加剧孩子的反抗心理,使其关注点不再是事情本身,而是“如何吵赢大人”。
要想解决问题,父母必须先缓和孩子的情绪,待双方冷静后再沟通。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说气话是没有用的。
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就先整理捋顺,5分钟后我们开个小会聊一下。
到那时候,妈妈会认真听你说,你也要认真听妈妈说。
另外,我们要就事论事,可以不同意妈妈的观点,但不能讨厌妈妈。”
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才能有效解决矛盾和分歧。
当孩子开始学会顶嘴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从小就开始顶嘴,难道我以后一句都说不得了吗?那长大还不得上天!
其实顶嘴,也没这么严重,从另一方面看,它不一定就是个坏习惯。
首先,会顶嘴的孩子说明他们有主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善于表达出来。
其次,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那些在家跟爸妈经常展开争论的孩子,能够更轻松的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
这项研究让150个13岁的孩子描述他们和爸妈之间的一场矛盾。
两年之后对比了他们与爸妈的争吵方式和与同事的相处方式,最后发现那些跟爸妈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静的孩子更能承受来自同事的压力。
一般孩子与你顶嘴时,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一定不要发怒;
保持良性的情绪,不仅能够更理性的解决问题,也会给孩子做出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而有的时候,孩子的目的就是激怒家长,如果这个时候发怒,可能就中了你家小机灵鬼的圈套;
而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让亲子关系越发紧张。
其实孩子顶嘴这个现象,是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阶段,而且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初步的对事物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力。
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
如果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面对孩子都不能控制我们的情绪,那谈何教育孩子呢?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和你顶嘴,这时候的你选择与孩子讲道理;
那么,在孩子眼中,你就是在与他争辩,这也会激起孩子的争斗之心,让孩子变得更倔强,并失去理性,同时你也一定会失去耐性。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你觉得孩子顶嘴的同时,他也觉得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在顶嘴,而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时候我们父母可以选择沉默,或者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都是很好的选择。
等到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与孩子论对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长此以往的这样做,孩子自然也会同你一样变得理性、大气,也能够改正孩子爱顶嘴的毛病。
总的来说,孩子顶嘴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每个孩子都会有;
如果我们父母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可能会让孩子的性格更加理性大气,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自主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出现叛逆、顶嘴这些现象是很正常的,父母们不必如临大敌,强硬控制。
试着用一些缓和的办法,让孩子冷静下来,再沟通,效果会好很多。
“顶嘴,是我们家蛮大的一个问题,有时候我和他爸爸两个人都被孩子气的哑口无言。”
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说气话是没有用的。
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就先整理捋顺,5分钟后我们开个小会聊一下。
到那时候,妈妈会认真听你说,你也要认真听妈妈说。
另外,我们要就事论事,可以不同意妈妈的观点,但不能讨厌妈妈。”
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才能有效解决矛盾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