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方有一部智能手机,每天晚上睡前他会给手机插上电源充电,早上再拔下来。这天晚上他刚睡着,不知道为什么,就迷迷糊糊地醒了,闻到有奇怪的味道,好像看到桌上有亮光。他想:桌上怎么有一团亮,不会是手机着火了吧?他爬下床,走到桌子跟前一看,真的是手机着火了。
小方赶紧关掉电源,然后找东西来灭火。他怕火把桌子烧着,就用桌子上仅有的硬物--充电器把手机拨到了地上。然后他又拿充电器盖了几下手机,火熄灭了。
此时,小方一看手里的充电器,充电器的一端已经烧坏了,充电器也不能用了,只能扔掉。自己的大拇指和腿上因为沾到了熔化的东西,被烫伤了。在收拾地上熔化的手机时,发现木地板也被烧黑了一大块。
解析
高中生使用电器比较多,要学会预防和应对电器安全事故。电器事故包括电器火灾事故和触电事故。
电器火灾事故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释放热能导致的起火,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
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到带电体,当电流通过人体时,轻则有针刺、麻木、剧痛等感觉,重则出现痉挛、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心跳停止、死亡。案例中,小方每晚给手机充电说明长期存在过度充电的情况,因此容易引发起火。
在夜间,人们一般都睡着了,此时发生火灾更危险,如果手机是放在床头,后果更不堪设想。小方在给手机充电引发火灾后及时发现并灭了火,但是整个过程暴露了三个问题:一是没有正确地使用电器导致起火;二是家中缺乏灭火设备,未能有效灭火;三是对起火应对不当,导致烫伤。
家教指导
1.要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用电时要注意家里的一切电源插座都不可以用导电物体去试探。要保护好电线、插头、插座、灯座及电器绝缘部分,保持绝缘部分的干燥。
发现电线的皮剥落,不要用手摸,尤其湿手更不能触摸,要及时将其换成新电线。要知道家里的电闸在哪儿,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保险丝烧断要请电工来换,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2.掌握电器使用的安全常识
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指导下学习使用,高风险的电器不要让孩子独自使用。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煳味的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止使用。
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气、饮水机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不用时应拔掉插头或断电,防止发生火灾,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烫伤。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否则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事故。
3.学会应对漏电、触电事故
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沉着,立即呼救,如附近无人,要注意尽快设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开关或插头就在附近,应立即关闭电源。
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使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的木棒、竹竿、塑料棒、衣服等不导电物体扒开带电体或站在绝缘垫或干燥的木板(如木椅)上,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最好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的衣物等绝缘物包在手上),千万不可用手直接扶起触电者。
当触电者由于痉挛紧握电线时,可以用干燥的、带木柄的斧头或有绝缘柄的钢丝钳切断电线。
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或用剪刀剪电线,都是错误的,这样做会使救人者自己触电。
应及时报警求救,若发现触电者心跳呼吸已停,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
抢救触电者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一分一秒,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4.学会应对电器火灾
一旦发现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先呼喊家人,再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先拔下插头,或拉闸断电,切记在电源切断前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能导电,容易造成漏电或骤然降温的爆炸事故。
如果家里有消防物品,可以用灭火器、防火毯扑灭。如果没有消防物品,可以用大米、土、沙泥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拨通电话后,立即报告火灾地点、火势情况和姓名。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恰当方法脱离险境。传。